螺柱焊接技術的加工特點與歷程
螺柱焊接技術在機器制造、造船工業、建筑工程、電力設備生產、航空及航天工業等應用十分廣泛。
焊接加工的特點:
1、節省金屬材料,結構重量輕;
2、焊接工藝簡單,生產率高;
3、焊接接頭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密封性能;
4、可以制作雙金屬結構,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
螺柱焊技術隨著金屬的應用而逐漸出現和發展:
1885年碳弧焊的出現標志著現代焊接技術的開始。上世紀初,碳弧焊和氣焊被應用;
1930年,美國的羅比諾夫利用焊絲和焊劑發明了埋弧焊,使焊接機械化進一步發展;
1951年,蘇聯巴頓電焊研究所創造了電渣焊,為厚工件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焊接方法;
1953年,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的出現促進了氣體保護電弧焊的應用和發展;
蓋奇于1957年在美國發明了等離子弧焊接,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電子束、激光焊接等先進的焊接方法,使焊接技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0世紀80年代,隨著工業機器人在先進工業國家的普及,焊接技術開始向自動化方向發展。
智能焊接機器人的應用是自動化焊接系統的重要標志。焊接機器人屬于工業機器人的范疇。作為電子集成控制的綜合產品,它是整個數字化工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多項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對焊接機器人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例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焊接機器人的焊接過程;智能傳感技術的發展將為焊接機器人增加視覺、聲音感知、觸覺等多方位的感知能力。焊接機器人逐漸應用于許多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發展智能制造,需要加強機器人焊接技術的可靠性,重視加工技能的提升,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