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柱焊接減少內應力的方法有哪些?
螺柱焊接減少內應力的方法有哪些:
1、錘擊熔煉機械法
在焊接修復長裂紋和堆焊層時,需要將一端與另一端連續焊接。焊縫和堆焊層應在熱態下用手錘敲打,這樣可以減少焊縫的收縮,減少內應力。打漿時,焊接金屬溫度為800℃時效果最佳。如果溫度下降,敲擊力也會下降。如果溫度太低,300°C左右就不允許打漿,以免出現裂紋。鍛造法的原理與上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有焊件都應先加熱后再敲打。
2、預熱緩冷熱法
這種方法是將要焊接的工件放入爐內,加熱到一定溫度(100-600℃),防止被加熱的工件在焊接過程中快速冷卻。這種處理的目的是減小修復部位的溫度與母材溫度的差異,從而降低內應力。緩冷的方法是將焊接好的工件加熱到600℃,放入退火爐中緩冷。
3、“先斷后立”法
鑄鐵用普通碳鋼焊條焊接時,容易產生裂紋,用鑄鐵焊條不經濟。現介紹一種碳鋼焊條“先斷后立”焊接的方法:先用小電流沿焊縫切開,注意只開槽不切透,然后趁熱焊接。由于在切割時消除了裂紋周圍的局部應力,不會產生新的裂紋,焊接效果很好。
焊接時降低內應力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裂紋兩端鉆防裂孔,防止焊接時裂紋進一步向外擴展。
(2)用手動磨床在裂縫處做凹槽,凹槽頂部寬8-9mm,略呈V字形,深32mm(裂縫的壁厚泵殼為40mm),以便能夠將焊料融入焊料中。
(3)焊接為手工焊接,采用φ3.2mm專用鑄鐵焊條,采用直流電焊機,反接,電流150A,間歇焊接,即每段焊接長度為15-20mm電焊縫。在停焊時,待焊接的熔融金屬凝固,由白熱狀態變為紅熱狀態時,用鋒利的小錘子敲擊電焊縫。四周減薄伸長,抵消部分焊縫收縮,降低焊接應力,可有效提高焊縫金屬的抗裂性(注意小錘必須為半徑10mm左右的圓弧形)。待熔池冷卻至暗紅色消失后,繼續焊接。
(4)對于較長的裂縫,為避免開裂,必須分段焊接修補。分段的原理是焊接可以自由伸縮的分段。如果分成三段,應先焊接中間段。當這一段冷卻至暗紅色消失時,應立即焊接另一段,然后再焊接最后一段。
(5)焊前預熱焊縫,焊后保溫,降低冷卻速度。預熱保溫不僅可以提高焊縫金屬的抗裂性,還有助于降低熔合線附近區域的硬度。
以上就是關于螺柱焊接減少內應力的幾個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 上一條熱軋及正火鋼的螺柱焊接工藝要點
- 下一條六種先進的螺柱焊接工藝介紹